北京首起利用AI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宣判
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制成拼图销售,原创插画师张薇(化名)十分震惊——电商卖家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通过AI软件对细微之处进行篡改,但盗图与原图看上去“如出一辙”,让许多消费者误以为是正版。 “这些盗图商家认为如果被发现,赔点钱就完事了。”张薇在网络平台上的发帖,引发许多创作者的共鸣,有人表示自己也有相...
公安部发布网购消费诈骗典型案例
央视网消息:公安部网安局18日发布网购消费诈骗典型案例,提示消费者注意针对近期网络购物促销活动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案例一、预售链接:披着“限时折扣”外衣的木马陷阱套路解析:市民李女士收到“某品牌618预售立减300”的短信链接,点击后手机被植入木马,次日发现支付宝账户被转走8000元。诈骗逻辑:...
劳务代偿让“捕鸟人”变“护鸟人”
“感谢司法机关给予我劳务代偿机会,让我不仅弥补了生态过错,还能兼顾家庭责任。我今后再也不伤害野生动物了,还要向乡亲们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检察院组织的生态修复验收听证会上,涉案当事人梁某的诚恳表态,为这起特殊的生态赔偿案画上句号。这场“捕鸟人”向“护鸟人”的身份蜕变,折射出检...
全国检察机关2024年办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有所下降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刘硕)最高人民检察院16日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4)》。白皮书显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办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有所下降,办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幅放缓。 白皮书介绍,全国检察机关2024年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65198人,同比下降1.1%,...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熊丰)为切实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根据最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形势特点,编写了《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18日正式向社会发布。手册通过“真实案例剖析+电诈套路拆解+核心反诈提示”的形式,为群众打造触手可及的“防诈盾牌”。手册详...
- 标签列表
- 最近发表
-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袭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NFC功能进行盗刷 守护“钱袋子” 这些关键信息要牢记↓
- 《国家安全法》10年来如何为国家“保驾护航”?个人如何维护好国家安全?一文速览↓
- “只要交钱就包过”……暑期学车热,警惕“低价包过”坑
- 公安机关公布涉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8起典型案例
- 透露底价串通陪标涉案1.1亿余元 青浦检察院以串通投标罪对三人提起公诉
- 揭秘上海首例“星期宠”入刑案:宠物店老板等12人故意售卖病猫病犬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