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普通化妆品宣称“祛痘祛斑” 四被告人被判诈骗

ysctx8个月前 (12-10)法治资讯110

普通化妆品成本几十元,却因“祛痘祛斑”功效卖上千元。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诈骗案。

  刘某、梅某、史某、张某等人通过58同城等平台,应聘到郝某等人成立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当业务员,经过培训后,他们便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上检索关于祛痘祛斑的护肤视频,并在视频下利用虚假身份与路人互动评论,寻找目标客户。

  后利用专业话术,虚构本人为使用过兰纯、科妍等产品的用户,并制作虚假的祛斑前后对比的照片、视频,诱骗客户相信以上产品能够有效祛痘祛斑,进而使客户先后添加本人、主管、“内调”老师微信,进一步诱骗客户购买其产品套餐,主管、业务员等人从中提成。

  经查实,刘某等四人共计诈骗金额达80万余元。经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涉案护肤产品均为普通化妆品,不具有祛痘祛斑等特殊功效。

  商丘市睢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梅某、史某、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判决上述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有期徒刑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均适用缓刑,并判处罚金。宣判后,被告人均未提起上诉。其他涉案人员也已另案处理。

  该案主审法官王建场提示,电信诈骗花样百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的爱美之心,通过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精准筛选容易产生容貌焦虑的目标,从用虚假的肤白貌美照片吸引关注,再到微信聊天建立信任,最后诱骗受害者购买虚假产品,全都有“脚本”可依。

  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对主动在平台互动或添加微信的“热心人”要提高警惕,在购买大额商品时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尽量选择有售后服务保障的品牌护肤品,不给诈骗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孙许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493

“销售普通化妆品宣称“祛痘祛斑” 四被告人被判诈骗” 的相关文章

​今年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54万件

​今年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854万件

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1854万件,环比下降1.4%、同比增长40.3%。图片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47.5万件,各地网...

《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发布

□ 本报记者 朱宁宁蓝领群体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近日对外发布《2023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多个维度展现蓝领群体的就业状况。值得关注的是,与传统蓝领不同,随着经济社会与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分化出“新蓝领”劳动...

制作贩卖游戏外挂 五男子均获刑并处罚金

 近日,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案。被告人闫某等五人为获取非法利益,以制作或售卖游戏外挂程序的方式共获利40余万元。芷江法院经依法审理,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分别判处被告人闫某等五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2万元...

伪装“高富帅”实施诈骗主犯被判十五年半

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大肆组织招募人员,逐步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业链,社会危害十分严重。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中,就有这么一起案件。2019年2月,曾某、钟某华从云南省非法偷越国境至缅甸,后在缅甸勐波成立“财神国际”集团,从国内大量招募人员从事电诈犯罪。同年3月起,...

遭遇校园欺凌,如何有理有利应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让旁观者不再旁观”对学生欺凌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要引导学生敢出手、能出手,更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出手,要教育引导学生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及时向老师、学校反映●受害者要及时、全面地保留各种证据,以便后续对欺凌事件的有效处理,包括拍照摄像及时记录伤...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天正式上线 入库案例有何标准?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天正式上线 入库案例有何标准?

今天(2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人民法院案例库是什么?入库案例有何标准?案例库上线后,裁判文书网会被取代吗?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天正式上线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处负责人 贾玉慧:社会公众登录以后,进入人民法院案例库,就会看到这样一个页面。入库案例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