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2024年起诉制售伪劣商品犯罪2.1万余人

ysctx4个月前 (03-17)法治资讯58

     记者3月14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4486件7716人,起诉10855件21404人。检察机关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535件565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510件553人。

  为了提升检察机关办案效果,强化对不法分子的震慑,最高检3月14日发布了6件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聚焦民生问题,涉及灭火器、柴油、化妆品、化肥、药品等产品,主要体现了突出检察机关全链条打击犯罪、准确认定涉案产品的性质、坚持治罪与治理相结合等特点。

  河南省检察机关办理的陈某、孙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中,检察机关深入挖掘线索,发现涉案伪劣产品销往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依法追诉18名下游经销商。

  在广东省检察机关办理的吴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中,被告人吴某某多次在婴幼儿化妆品中添加禁用物质。严惩不法分子的同时,检察机关还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有关行政部门存在执法漏洞和薄弱环节制发检察建议。当地制定并开展儿童化妆品专项整治活动,从严查处违法行为,同时建立日常监管长效机制。

  据悉,检察机关将持续保持依法严惩制售伪劣商品犯罪高压态势,加大对重大案件的挂牌督办力度,聚焦网络平台、直播间售假和农村、城乡接合部食药安全等问题,协同发力,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时,还将强化行刑衔接,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协作配合机制,提升打击合力。(记者邢拓、刘硕)

    来源:新华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681

“检察机关2024年起诉制售伪劣商品犯罪2.1万余人” 的相关文章

伪装“高富帅”实施诈骗主犯被判十五年半

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大肆组织招募人员,逐步形成完整的黑灰产业链,社会危害十分严重。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的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中,就有这么一起案件。2019年2月,曾某、钟某华从云南省非法偷越国境至缅甸,后在缅甸勐波成立“财神国际”集团,从国内大量招募人员从事电诈犯罪。同年3月起,...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养老服务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亿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遭遇校园欺凌,如何有理有利应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让旁观者不再旁观”对学生欺凌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要引导学生敢出手、能出手,更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出手,要教育引导学生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及时向老师、学校反映●受害者要及时、全面地保留各种证据,以便后续对欺凌事件的有效处理,包括拍照摄像及时记录伤...

司法救助“三变”提质效解决当事人急难愁盼

辽宁日报讯(记者徐鑫)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等专项活动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检察自觉,将司法救助工作贯穿检察工作的始终。变“案后因访救助”为“案中同步救助”。站前区检察院构建以...

广东高院发布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据统计,2023年,全省法院审结家事纠纷一审案件81740件,其中调解撤诉42580件,同比增长23.1%;诉前成功化解家事纠纷2.6万件,同比增长11.17%;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584份,并联合有关部门推动人身安全保护令落地执行,合力织密反家暴防护网。案例1公司不得在女职工生育期随意调岗降薪向某(...

四川首例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实现直接结算

四川日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唐子晴)4月1日,全国131个试点城市启动为期一年的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当天,家住成都市锦江区的重庆市大足区玉龙煤矿退休工伤职工兰先生,在四川省康复医院办理了备案和刷卡就医手续,成为我省第一例享受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员。兰先生今年66岁,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