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

延边刑事律师6个月前 (05-07)法治资讯65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薄晨棣、高清扬)今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据介绍,《解释》贯彻落实黑土地保护法对破坏黑土地、污染黑土地行为从重处罚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决心和鲜明司法导向。在以往司法解释关于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和污染环境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基础上,适当降低了入罪和升档量刑的标准。

《解释》共14条。一是规定了破坏黑土地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认定及入罪标准。《解释》针对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入罪门槛。对于永久基本农田,非法占用并毁坏达到“三亩”或者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五百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对于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黑土地,非法占用并毁坏达到“六亩”或者非法采挖黑土达到“一千立方米”的,可以入罪,加大对粮食安全的保护力度。

二是规定非法开采属于矿产资源的黑土行为的处理。《解释》对实践中非法开采属于矿产资源的黑土的行为,明确可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三是规定严重污染黑土地行为的处理。《解释》依据刑法规定明确,对于违反国家规定在黑土地上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黑土地的行为,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四是规定掩饰、隐瞒犯罪行为的处理。为打击非法买卖黑土的行为,《解释》依据刑法规定明确,对明知是盗挖、滥挖等犯罪取得的黑土,而予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妥当定罪量刑。

五是规定了专门性事实问题的处理。针对当前办理破坏黑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对有关专门性事实问题认定的实践需求,《解释》规定了可以依据鉴定意见、认定意见、有关机构出具的报告并结合其他证据作出认定。

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竞合适用规则、单位犯罪的处理、数量数额的累计计算、社会危害性的综合认定、行刑衔接以及针对耕地之外的黑土实施破坏行为的处理等内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780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资源犯罪” 的相关文章

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助力农民工安“薪”不忧“酬”

法治日报北京2月26日讯(记者赵婕)去年以来,司法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展“薪暖农民工”“春暖农民工”服务行动,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活动,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据统计,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为54万名农民工...

宁夏首起非法经营电子烟案件公开审理 涉案金额270余万

宁夏首起非法经营电子烟案件公开审理 涉案金额270余万

 中新网银川2月28日电 (记者 杨迪)记者28日从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获悉,日前,该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贩卖电子烟刑事案件,这也是宁夏首起非法经营电子烟刑事案件。庭审现场。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 供图  为规范电子烟管理,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根据该规定必须在取得相应...

花10万买的数字藏品成了“废品”

法治日报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吕佳慧10万元打了水漂!来自浙江的孙先生近日回忆自己购买数字藏品的经历时懊悔不已:他从去年开始陆续投入10万元购买数字藏品,但因为平台强制置换,他的数字藏品都变成“质押卡”(一种发行量很大但价值很低的图片藏品,通常用于合成价值更高的数字藏品,无法正常交易),“相...

非法采砂破坏地质环境且影响公共安全 新疆库尔勒两被告人获刑

 近日,新疆乌鲁木齐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二审依法维持了库尔勒铁路运输法院一审判决,以非法采矿罪,分别判处车某某、马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新疆库尔勒被告人车某某、马某某多年从事河道内的采砂生产作业经营,明知未经办理河道采砂证、采矿许可证不能采砂,在2012年某水利局未给其办理河道采砂证、某县国土资...

大连沙河口区法院集中审理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系列案

 近日,为进一步开展好环境资源审判集中管辖工作,加大环境资源法律宣讲力度,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来到大连法院环境资源巡回审判工作站——红旗法庭,敲响2024年大连环境资源案件巡回审判第一槌,公开集中审理了8起涉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刑事案件。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区法院特约监督员受邀旁听了...

相恋女友竟是媒人假扮 男子“交友”变“交钱”

云南法制报讯(记者 张恒 通讯员 陈秀娟)近日,腾冲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了一起婚恋诈骗案,微信好友既做“媒人”骗取信任,又扮“女友”遇见真爱,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痴情男子掉入“爱情陷阱”,“交友”变成了“交钱”。2019年,黄某与赵某在一次聚会中相识并互相添加了微信,后再无联系。2021年9月,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