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利用手机NFC功能进行盗刷 守护“钱袋子” 这些关键信息要牢记↓

ysctx1周前 (06-30)法治资讯29

央视网消息: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盗刷信用卡案进行了二审宣判。在这起案件中,多名被害人的信用卡没有丢失,也没有被复制,卡上的钱却被异地盗刷一百多万元。

北京的张先生2023年4月突然收到银行短信通知,信用卡在海南产生多笔大额消费,累计达7万多元。 

被害人张先生称:“基本上就是把我的信用卡额度刷光了。当时看到这些短信我是着急又很疑惑,我的信用卡有支付密码,而且我那段时间也没有去过海南,怎么会在海口被盗刷?”

张先生的经历不是个例,据警方统计,在两天时间就有40多名群众的信用卡在海南被盗刷,盗刷金额累计达100多万元。

据介绍,这是一种将被害人的信用卡绑定在犯罪嫌疑人名下的电子钱包里,实施集中盗刷的犯罪形式。该犯罪团伙组织者黎某与刘某等人购买大量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并激活手机中的电子钱包。同时,为收集被害人银行卡信息,黎某等人通过群发“ETC异常需登录恢复”等诈骗短信,诱导多名被害人在钓鱼网站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及验证码等信息。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肖瑶称:“在通过钓鱼短信获取了这些信息之后,犯罪嫌疑人就能够把这些信用卡的信息绑定到已经开通好的具有NFC功能的手机电子钱包上面。”

电子钱包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快捷支付方式,用户将银行卡绑定到电子钱包后,使用时只需将带有NFC功能的手机靠近支付终端即可完成支付,无需输入密码或签名。 

NFC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手机NFC功能在给日常支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除了这类套取被害人银行卡信息、远程绑定电子钱包的盗刷形式外,近期还有一种常见高发类型,就是利用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控制被害人的手机,进行隔空盗刷。

信息通信行业反诈中心专家李臻称:“在新型的诈骗场景中,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把他的银行卡贴近自己具有NFC支付功能的手机上,这个时候就远程完成了这次交易支付,受害人的钱就被犯罪分子盗刷了。” 

网络安全专家介绍,虽然不法分子在作案时利用了手机NFC功能,但NFC功能本身并不存在安全风险。守好个人信息是关键,不要轻易点击、安装一些不知名的App。

来源:央视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919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NFC功能进行盗刷 守护“钱袋子” 这些关键信息要牢记↓” 的相关文章

鸡鸭“偷吃”掉邻居28亩黄豆苗,如何赔偿?

28亩黄豆苗刚长出来几天,就被邻居家养殖的鸡鸭咬坏了。经济损失如何赔偿?赔多少合理?近日,江苏省启东市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酌情支持被告赔偿受害人陈某经济损失1.5万元。  陈某系某村承租土地种植黄豆的经营户。2021年7月6日,吴某委托王某饲养的鸡鸭将陈某种植的黄豆苗咬坏,经测量达28亩,造成黄...

去年以来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硕果盈枝

法治日报记者 蔡长春不断扩大援助范围,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简化审查程序,提高办案质效,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法律援助申请“域内通办”“跨域协办”,为农民工架起一条跨域申请的“快速路”,跑出法援惠民“加速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亿万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齐琪)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通过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农民工”等活动,2023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8万件,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有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据介绍,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利用59万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7万个法...

郑州等6市为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

中工网讯 3月1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外发布了《关于在郑州等6市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鹤壁、三门峡6个省辖市确定为试点城市并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期限为1年。通知明确,参加工伤保险并已完成工伤认定、工伤复发确认...

去年河南“一卡通”发放补贴资金544.9亿元

中工网讯 3月1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出彩”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这项民生实事的落实情况。2023年,通过“一卡通”系统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补贴273项,发放补贴资金544.9亿元,比目标任务230项多出43项,目标任务完成率...

上海严打“虚假投资理财”非法集资犯罪

人民公安报记者 吴 艺 通讯员 庄莉强3月29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打击“虚假投资理财”非法集资犯罪情况。近年来,上海公安机关会同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强化风险监测预警,持续细化各项工作措施,严厉打击、严密防范假借投资农产品、数字藏品、养老保险、生态旅游景点等名义实施的非法集资犯罪,全力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