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售不具艺术、收藏价值的数字藏品骗人投资

ysctx11个月前 (02-29)法治资讯113

人民法院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周芝芳)以虚构价值、承诺保价回购等方式公开发售不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数字藏品,通过雇佣水军、操控账户炒作市场热度,骗取用户资金。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数字藏品诈骗案,依法判决被告人陈某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

2022年6月,陈某注册成立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无网络经营许可证等信息服务备案的情况下,开发某平台公开销售数字藏品,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外宣传称其发售的藏品为限量,投资该数字藏品稳赚不赔。2022年7月,该平台发行数字藏品。在“保本回购、稳定升值”的宣传话术诱骗下,众多用户购入该款数字藏品。一个月内,该平台对外售出近3万份藏品。其后陈某开放二级市场交易,并通过操控账户、雇佣水军等方式虚增交易价格、炒作市场热度从而归集资金。其间,该公司账户收款160余万元,陈某从中套现用于个人消费、偿还债务等。2022年10月至11月,陈某停止服务器续费,关闭平台,造成用户无法提现和查看数字藏品。

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搭建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涉案平台公开发行不具备艺术性和文化价值的数字藏品,以夸大价值、承诺“保价回购”“赠送实物”等骗术,使用户产生错误认识交付资金。后开放二级市场供用户流转交易,以拉抬价格等方式干预、炒作,利用客户追涨心理保持市场热度从而归集资金。陈某持续提现涉案平台钱款,用于个人消费及偿还债务,并关闭平台造成客户无法提现和查看藏品,导致案发时无法退还全部被害人损失的危害后果。此外,陈某还诈骗多名被害人百余万元。陈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惩罚。综合考虑陈某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新罪、认罪认罚等情节,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作出上述判决。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数字藏品是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特定作品、艺术品等生成的可追溯的唯一数字凭证,实现特定作品、艺术品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在数字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数字藏品已经在社会上引发现象级的关注热度。数字藏品作为依托于区块链的虚拟商品,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价值体系,极易引发价格乱象与市场风险。部分不法分子公开发售不具有对等价值的数字藏品,不少用户尤其是在校生等年轻群体因缺少相关知识、投资获利心切等原因,投入大量资金,造成财产损失。为此,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防骗识诈能力,警惕违法平台虚假宣传的高额收益、稳赚不赔骗术,不为利诱手段和人为营造的抢购假象所惑。购买数字藏品应选择合法公开的平台,避免因虚假的高额回报丢了真金白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112

分享给朋友:

“发售不具艺术、收藏价值的数字藏品骗人投资” 的相关文章

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2496件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万静 近日,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座谈会暨守护行动部署推进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和守护行动。 记者从此次会议获悉,2023年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锐意进取,推动价格监...

非法电鱼造成渔业资源损失 被告承担修复费

本报讯 (记者 刘 洋 通讯员 钟丽君 朱 锐)破坏生态环境行为,除了支付生态修复费用,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修复生态环境?近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审结一起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徐某等三名被告连带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和评估费,兑现方式包括支付生态修复费、生态法治宣传短信费,以及进行劳务代偿。...

攒局网络赌博 抽头渔利获刑

今晚报讯(记者李倩)每逢佳节,除了聚餐,打牌这项娱乐活动也备受青睐,但是,沾“赌”可能犯法。近日,津南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开设赌场犯罪案件。本案中,被告人邵某使用其微信账号创建微信群,并在软件上购买房卡建立俱乐部,先后招揽50余人通过加入微信群前往其建立的网上俱乐部房间内进行麻将赌博,并提供结算服务,...

上海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3月1日起调整为20%

新民晚报讯(记者 鲁哲)记者今天上午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自2024年3月1日起,本市灵活就业人员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从现行的24%调整为20%。根据国家统一要求,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联合印发《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补...

去年以来法律援助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硕果盈枝

法治日报记者 蔡长春不断扩大援助范围,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简化审查程序,提高办案质效,打通法律援助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法律援助申请“域内通办”“跨域协办”,为农民工架起一条跨域申请的“快速路”,跑出法援惠民“加速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亿万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非全日制用工,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灵活用工的模式。既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也能促进就业。但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用工存在一些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有助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误区一全日制用工却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个别用人单位自作聪明,将本应与员工签订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随意改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在裁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