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商品反而更贵,消费者遭反向“薅羊毛”

ysctx1年前 (2024-07-10)法治资讯189

中工网南京7月9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洪涛)“540积分+39.6元”可兑换一把天堂伞,但在天堂伞官方旗舰店同规格产品仅需36.99元;“4326积分+55.74元”可兑换某品牌5公斤装长粒香米,但在其他电商平台同款大米均价在50元左右……《工人日报》记者今天从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苏省消保委)获悉,江苏省消保委近日组织体验人员针对积分兑换消费进行调查,发现在一些积分商城中,积分换购产品价格虚高,消费者使用积分兑换商品反而更贵。而且,积分兑换消费还存在可兑产品少、产品质量欠佳、七天无理由退货难等问题。

当前,积分商城遍地开花。电信运营商、银行、航空公司、电商平台等各类企业为了提升用户黏性,往往会提供配套的积分兑换服务,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一些福利。然而,江苏省消保委的调查显示,一些消费者不仅没有享受到实惠,反而遭遇商家反向“薅羊毛”。

某积分商城一款天堂伞,页面显示4500积分可以换购。由于体验人员只有540积分,页面显示“540积分+39.6元”即可兑换。但是体验人员在某平台天堂伞官方旗舰店咨询客服,同规格产品仅需36.99元。体验人员积分浪费且价格还比旗舰店贵。

某积分商城显示,某品牌5公斤装长粒香米兑换需要9900积分,体验人员差5574分。商品页面显示可以用“4326积分+55.74元”兑换该产品。但体验人员发现,在其他电商平台同款大米均价在50元左右。兑换该商品,消费者不仅积分浪费,实际支付价格也高于市场价。

除了价格更贵之外,体验人员还发现,部分平台积分兑换商品质量欠佳。体验人员通过某平台“6088积分+1元”兑换了一款垃圾桶,但收到的产品关合开关不灵敏。在该产品评价中,也有消费者反映桶体薄、卡扣不匹配,品控存在问题。同时,体验人员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平台积分兑换不履行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规定非商品质量问题不予退换。

江苏省消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查发现,积分兑换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也愈发复杂难解。因此,消费者在积分商城进行积分兑换时,要注意在电商平台比较商品价格,收货后还要注意查看产品生产厂商、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避免权益受损。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表示,积分平台应当建立完善清晰的积分兑换规则,设置合理的积分兑换价值体系,让消费者的积分使用物有所值,让消费者在积分兑换时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同时,应认真履行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265

“积分兑换商品反而更贵,消费者遭反向“薅羊毛”” 的相关文章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天正式上线 入库案例有何标准?

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天正式上线 入库案例有何标准?

今天(2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人民法院案例库是什么?入库案例有何标准?案例库上线后,裁判文书网会被取代吗?人民法院案例库今天正式上线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处负责人 贾玉慧:社会公众登录以后,进入人民法院案例库,就会看到这样一个页面。入库案例主要...

包工头拖欠25名农民工工资获刑

法治日报讯(记者赵红旗 通讯员李锐 李文晋)工程承包人李某拖欠25名农民工血汗钱,长期躲避拒不支付,近日被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2021年7月,李某承包许昌市某小区楼盘的钢筋、混凝土等工程,拖欠施工班组25名农民工工资共计20余万元。当地人...

郑州等6市为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

中工网讯 3月1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外发布了《关于在郑州等6市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将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鹤壁、三门峡6个省辖市确定为试点城市并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期限为1年。通知明确,参加工伤保险并已完成工伤认定、工伤复发确认...

检察机关2023年办理房屋租赁类监督案件1000余件

检察日报北京3月4日电(记者崔晓丽)记者今天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23年,检察机关共办理房屋租赁类监督案件1000余件,有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房屋租赁市场规范稳定健康发展。据悉,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发现,房屋租赁市场一些普遍性问题应重点关注:一是租金约定不明易引发争议。部分出租人与承租人对租...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坑农害农”获刑七年

 农药、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农民切身利益。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坑农害农”案件审判工作,持续保持对农资制假、售假犯罪的高压态势和打击力度。近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公开判决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2018年至2022年8月,被告人黄某斌从他人处购进伪劣农...

花10万买的数字藏品成了“废品”

法治日报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吕佳慧10万元打了水漂!来自浙江的孙先生近日回忆自己购买数字藏品的经历时懊悔不已:他从去年开始陆续投入10万元购买数字藏品,但因为平台强制置换,他的数字藏品都变成“质押卡”(一种发行量很大但价值很低的图片藏品,通常用于合成价值更高的数字藏品,无法正常交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