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公布8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

ysctx1个月前 (06-03)法治资讯35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宋子节、温璐)日前,民政部公布8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民政部提醒有关机构和社会公众,在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或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时,可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https://chinanpo.mca.gov.cn)、“慈善中国”(https://cszg.mca.gov.cn)等平台核实相关信息的真伪;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线索的,请及时向当地民政部门举报。

“中国慈善联合会东平服务站”案

“中国慈善联合会东平服务站”(又称“中国慈善联合会东平慈善公益”)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名义进行活动。该非法社会组织冒用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国慈善联合会名义,擅自以该会地方代表机构命名并对外开展活动;伪造党和政府的奖章及荣誉证书,打着“公益慈善”的旗号,大肆宣扬虚假投资理财项目,利用搭建APP募集所谓“慈善资金”,诱导群众进行“捐赠投资”,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2024年10月,山东省东平县民政局依法对“中国慈善联合会东平服务站”(“中国慈善联合会东平慈善公益”)予以取缔,其他违法线索移交公安机关进一步侦办。

“长泰区慈善会”案

“长泰区慈善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该非法社会组织故意“碰瓷”合法登记的漳州市长泰区慈善总会,名称与后者极为相近,让公众误以为其是漳州市长泰区慈善总会的简称,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其在某场所悬挂“长泰区慈善会”牌匾,并设置了“功德箱”,诱导不明真相的群众捐款捐物,破坏了公益慈善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2024年4月1日,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民政局联合公安、民宗等部门依法处置,责令解散“长泰区慈善会”,并消除不良社会影响。

“中华志愿者协会溆浦服务站”案

“中华志愿者协会溆浦服务站”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名义进行活动。该非法社会组织冒用合法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中华志愿者协会名义,擅自以该会地方代表机构命名并对外开展活动,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其对内设有站长、秘书长、顾问,并设置所谓“助学”“助康”“助法”“助残”“助贫”“助农”岗位各一人;对外打着“公益慈善”旗号,以“乡村振兴惠民招生”的幌子,虚构所谓助学项目,宣称“读5年(大专)、读7年(本科),家里只交5000元,毕业分配工作”,意图欺骗不明真相的群众,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2024年7月,湖南省溆浦县民政局依法处置,责令解散“中华志愿者协会溆浦服务站”,消除不良影响。

“辽宁营口爱心志愿者协会”案

“辽宁营口爱心志愿者协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该非法社会组织在某医院外墙悬挂标有“辽宁营口爱心志愿者协会”名称的牌匾,组织一行人员着统一制服,打着“志愿服务”的旗号,擅自开展所谓帮扶救援活动,并在网络平台转发为中小学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的不实信息,通过虚假服务欺骗学生家长,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严重扰乱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秩序,损害了志愿服务组织公信力。2024年7月,辽宁省营口市民政局依法对“辽宁营口爱心志愿者协会”予以取缔。

“莆田市消费者协会”案

“莆田市消费者协会”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开展活动。该非法社会组织“碰瓷”合法登记的莆田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不仅名称与后者极为相近,还通过私自搭建网页等方式进行自我包装,让社会公众误以为其就是合法登记的莆田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具有极强的迷惑性。2024年6月,福建省莆田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办依法处置,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办关闭“莆田市消费者协会”网页,消除不良影响。

“东望志愿者涪陵服务队”案

“东望志愿者涪陵服务队”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名义进行活动。该非法社会组织打着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以协助交通秩序维护、环境治理、服务老人等所谓“公益活动”为幌子,通过精心包装的宣讲、义工、义演等形式为“东望组织”品牌造势,进而为其从事非法活动提供便利。2018年以来,“东望志愿者涪陵服务队”在涪陵地区逐渐发展成以余某、廖某为核心骨干,以14个课堂聚点为主要聚集地,拥有140余名成员的非法社会组织。2024年2月,重庆市涪陵区民政局依法对“东望志愿者涪陵服务队”予以取缔。

“杨柳助学基金会”案

“杨柳助学基金会”未经登记,擅自以基金会名义进行活动。经查,该非法社会组织刻意以“助学”作为业务范围、以基金会作为组织形式,将自身包装成合法登记的慈善组织。其对外打着“爱心助学”的旗号,通过朋友圈、工作群等网络平台,以“杨柳助学基金会”名义公开发布筹集资金信息,违反了《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扰乱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秩序,破坏了公益慈善环境。2024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民政局依法对“杨柳助学基金会”予以取缔。

“中国忠诚卫士应急救援中心浙江总队”案

“中国忠诚卫士应急救援中心浙江总队”未经登记,擅自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开展活动。该非法社会组织违规编造“国字头”名号,并刻意使用“应急救援”“忠诚卫士”等热点词组,以此冒充公益组织、骗取公众信任。其租用某写字楼作为办公场所,内部设置产业部、应急救援部等多个部门,并设有总队长、秘书长等多个职位。组建“忠诚卫士浙江总队大群”“忠诚卫士浙江总队筹建领导小组”等9个网络群组作为互相联系的平台,并在“总队”之下筹备组建市级支队,意图发展更多人员加入该组织,存在较大的社会稳定风险。2024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依法处置,责令解散“中国忠诚卫士应急救援中心浙江总队”,消除不良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874

“民政部公布8起公益慈善领域非法社会组织典型案例” 的相关文章

非法猎捕、出售野生蟾蜍 山东两被告人破坏生态环境获刑

近日,山东省莱西市人民法院巡回审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二被告人因非法猎捕、出售815只野生蟾蜍获刑。当地村支书、网格员及村民50余人旁听庭审。  被告人于某、王某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先后多次进行非法猎捕野生蛙和蝌蚪的活动。于某将非法猎捕的野生蛙和蝌蚪养大后送至展某英和于某义家中,并...

遭遇校园欺凌,如何有理有利应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让旁观者不再旁观”对学生欺凌问题的缓解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要引导学生敢出手、能出手,更要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出手,要教育引导学生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及时向老师、学校反映●受害者要及时、全面地保留各种证据,以便后续对欺凌事件的有效处理,包括拍照摄像及时记录伤...

非全日制用工,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灵活用工的模式。既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也能促进就业。但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用工存在一些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有助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误区一全日制用工却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个别用人单位自作聪明,将本应与员工签订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随意改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在裁审实践...

谨慎点击陌生链接 海口又有人改签机票被骗14万余元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4月7日消息(记者 李波)日前,记者对海口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公开的部分真实案例进行了报道。其中一名群众接到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骗子打来的电话,被其以改签机票的名义诱导点击下载了视频共享软件,泄露了个人信息,当场被骗走19万余元。4月6日,有人相信编造出的相似谎言再次上当,被骗14...

河南郑州金水:打造“法院+”源头解纷新模式

河南郑州金水:打造“法院+”源头解纷新模式

人民法院报见习记者 刘熠博 文/图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深度融入社会基层治理,创新发展“法院+”调解模式,抓前端、治未病,努力让矛盾纠纷止于未讼。“法院+网格” 主动介入做好源头预防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积极响应辖区基层司法需求,在街道办事处设立诉调对接中心,法院领导班子...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央视网消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4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有力保障和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