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玳瑁标本牟利 被告人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获刑

ysctx10个月前 (05-28)案例分析91

  邓某通过网上联系、快递邮寄的方式向吴先生出售3只玳瑁标本,获利1.8万元。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此案,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被告人邓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罚金2万元。

  玳瑁又称“长寿龟”,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吴先生结婚时,好友为表祝福送其一只玳瑁标本。吴先生收到后非常喜欢,向好友索要出售者即被告人邓某的微信。

  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吴先生通过网上联系、快递邮寄的方式分3次从被告人邓某处购买了3只玳瑁标本。案发后涉案的3只玳瑁标本全部被公安机关起获。经鉴定,涉案的3只疑似玳瑁标本为爬行纲龟鳖目海龟科玳瑁亚成体的标本,价值共计28万元。

  庭审中,针对检方指控,被告人邓某当庭表示认罪悔罪。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邓某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其行为已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鉴于被告人邓某到案后及在庭审过程中如实供述其所犯罪行,且自愿认罪认罚,并退缴违法所得,有悔罪表现,涉案物品已起获,故对其依法从轻处罚并宣告缓刑。法院最终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说法

  玳瑁古名瑁、文甲,因其寿命长,背上有十三块鳞片,所以玳瑁又叫“十三鳞”“长寿龟”,是海龟科玳瑁属的爬行动物。很多人认为玳瑁可以辟邪,所以有些不法商贩抓住这种心理,用玳瑁的甲片做成文玩制品进行出售买卖。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批复(国函[1988]144号)规定玳瑁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第3号公告规定,自2021年2月1日起,玳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对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作了处罚规定。为了更大限度地保护野生动物,也为了发挥刑法的教育功能,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时规定,非法猎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2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未造成动物死亡或者动物、动物制品无法追回,行为人全部退赃退赔,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本案中,被告人邓某出售的标本经司法鉴定价值28万元,但因其未造成动物制品无法追回,且已经全部退赃,并且确实有悔罪表现,因此法院依法对其宣告缓刑,并处罚金2万元。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张鹏 周宇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190

分享给朋友:

“出售玳瑁标本牟利 被告人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获刑” 的相关文章

高空抛物致人死亡 被告人获刑一年六个月

近日,江西省信丰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高空抛物案件,被告人黄某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2023年4月27日早上6点,黄某在自家自建房二楼楼顶拆四周围墙,在未设置有效警示牌的情况下,将拆下来的红砖块从二楼楼顶扔到一楼地面。当天早上7点,黄某抱着约6块拆下的红砖块走到二楼楼顶北侧围墙...

运动主题公园玩滑梯滑成颈椎半脱位 谁担责?

日前,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滑梯玩乐致颈椎扭伤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纠纷案,原告诉称被告未尽安保义务应赔偿,被告却说原告“自甘风险”有过错。法院最终酌情判决被告体育公司承担70%的责任,原告彭某某自行承担30%的责任。经审理查明,2022年9月,彭某某与家人前往岳阳某体育公司经营的运动主题公园游...

预付费教育机构“跑路”,消费者如何退费维权?

 近日,某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经营的多家门店接连倒闭,消费者纷纷维权要求退费,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在健身餐饮、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预付费经营模式已成为商业惯例。然而,随着预付费模式的发展,商家“跑路”事件逐渐增多,“退费维权”纠纷频发。不久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教育培训合同...

未经允许情况下被拍摄 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未经允许情况下被拍摄 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商家在未得到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拍摄消费者消费时的视频,并将视频上传到网上用于宣传。还有的商家则使用直播的方式,展示消费者的消费过程。那么这种行为是否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又该如何正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拍摄消费者理发视频公开发布...

老人300万房产赠水果摊主案二审宣判 法院驳回老人亲属上诉请求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上海二中院微信公众号消息,88岁的独居老人马某生前将300万房产等赠送给家附近的水果摊主。老人去世后,水果摊主刘某与老人亲属就《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问题产生争议,继而引发诉讼。5月17日,上海二中院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  案情介绍  老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将房产赠与水果...

坠落瓦片砸坏车辆 未尽义务物业担责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瑞恒 通讯员 丛丽2023年8月的一天,陈先生将自己的小轿车停放在小区底商门前的马路边。当天为大风暴雨天气,小区楼顶的瓦片突然脱落,导致其停放的车辆被砸坏。陈先生发现后报警,经公安机关出警调查现场确认,车辆系被某小区楼顶坠落的瓦片砸坏。事后,陈先生对车辆进行维修,花费15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