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伐林木获罪判刑,司法赔偿附民事公益诉讼成为全省首例

ysctx9个月前 (10-24)案例分析132

  2024年10月12日,福建省漳浦县人民法院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适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以滥伐林木罪判处被告人蓝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承担案涉林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7253元。

未标题-1.png

蓝陈圆 摄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蓝某在未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雇佣工人砍伐林木面积32.6980亩,被砍伐林木蓄积量80.8164立方米,出材量54.5996立方米,林木价值19109.86元。

  该案系福建高院与省林业局联合出台《关于在破坏森林生态环境案件中适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的工作指引(试行)》后,全省首例由检察机关主动适用该机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并最终由人民法院判决确定的案件,对于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指引》确定的标准核算,被告人蓝某滥伐林木造成固碳服务功能损失2760元、林木养分固持服务功能损失1774元、空气净化服务功能损失2719元。检察机关据此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蓝某承担案涉林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7253元。

未标题-2.png

蓝陈圆 摄

  最终,漳浦法院综合考虑被告人蓝某自首、自愿认罪认罚及主动缴交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费等情节,作出上述判决。

  在此次判决中,漳浦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司法引领作用,推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司法赔偿机制,打通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让良好生态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共同护航绿水青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441

“滥伐林木获罪判刑,司法赔偿附民事公益诉讼成为全省首例” 的相关文章

将农田消毒污水误排入他人鱼塘 一村民被判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村民承包一块农田准备养殖蚂蝗创收,在对农田地进行消毒后,将污水排进连通他人承包养鱼塘的水渠,引发塘内鱼大量死亡而被告上法庭。近日,安徽省无为市人民法院对这起水污染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4500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李某与被告陈某系同村村民。李某多年前承包了村里一口水塘养鱼...

卖房人为骗财“一房七卖” 犯合同诈骗罪获刑

  购房人购房前没有做产权调查,花百余万元购买的房屋却无法过户,最终发现出卖人竟“一房七卖”!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一房多卖”案,判决被告人黄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和退赔违法所得。  2019年,李女士通过中介看中了黄某出售的房屋,房屋的位置和价格都让人满...

预付费教育机构“跑路”,消费者如何退费维权?

 近日,某教育培训有限公司经营的多家门店接连倒闭,消费者纷纷维权要求退费,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在健身餐饮、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服务行业,预付费经营模式已成为商业惯例。然而,随着预付费模式的发展,商家“跑路”事件逐渐增多,“退费维权”纠纷频发。不久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教育培训合同...

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解雇 公司应否支付赔偿金?

云南法制报记者 吴怡近日,省高院与省人社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12起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这些争议案件不仅涉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企业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本报选择其中3个刊登。案例一 培训学校未提交处罚扣款证据返还被处罚工资【案情】 朱某于2018年2月入职某培训学校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

当“串串房”避无可避,租房人该如何维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萌近期,多地出现的“串串房”乱象引发公众广泛关注。由于住房需求高涨,一些民房摇身一变成为房租翻倍的精装公寓,看似精致,实则“有毒”。精美装修、家具崭新、价格低廉的出租公寓背后,隐藏的可能是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的“有毒”房,这样的房屋被称为“串串房”。炒房客以低价收购旧房子或者毛...

网购轮胎货不对板 法院:退一赔三

云南法制报讯(记者 魏晓露 通讯员 宋桓宇)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消费者的信任,采取欺诈、虚假宣传等手段,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产生网购纠纷。近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网络买卖合同纠纷。2023年3月,纪某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