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特大制售盗版少儿图书案

ysctx1年前 (2024-02-20)案例分析258

 “书本不但纸张粗糙,印刷也不清晰,细闻起来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网购图书给孩子阅读,却发现图书粗制滥造,周女士愤而向文化部门举报。原来,在这本盗版图书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庞大的“造假售假团伙”。日前,这起由中宣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六部门联合督办的特大侵犯少儿读物著作权案经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审理后,以侵犯著作权罪分别判处被告人刘某甲等4人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至二年八个月不等的刑期,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分别判处姜某甲等3人有期徒刑二年八个月至二年四个月不等的刑期,并各处罚金共计80万元。

  2022年1月,家住浙江省海盐县的周女士发现,自己为孩子网购的《淘气包马小跳》图书分量很轻,装帧和印刷都很粗糙,更有刺鼻的味道。于是,周女士向当地文化部门反映,讲述了自己和孩子的遭遇,认为买到了盗版书籍,希望有关部门严查不法商家。周女士所说的《淘气包马小跳》,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排名靠前的店铺出售,客服曾表示是“正版促销”,周女士才下单进行购买。

  警方在接到文化部门移送的案件线索后,将涉案的系列图书送至相关的6家出版社鉴定,认定结果为非法出版物。

  警方立即展开侦查,位于江苏省沭阳县的姜某甲很快浮出水面。据查,姜某甲在沭阳设立了仓库,并组织销售团队,通过线下批发、线上销售等方式非法销售。警方进一步梳理,姜某甲这一团伙并非盗版源头,通过资金关联,经过调查发现,其所有书籍均是刘某甲等人提供。

  盗版儿童图书案背后隐藏着一个大型的造假、售假团伙。这是一起典型的“全链条”犯罪团伙组成的系列侵权案,产销一体化,分工明确。直至案发,刘某甲等7人制作、销售的儿童图书已通过网络销售流向全国各地,查扣到各类少儿盗版图书共计10万余本。刘某甲等4人非法经营数额累计达1000万余元,姜某甲等3人涉及销售数额至少600万余元。

  刘某甲早年间听说卖盗版图书能挣钱,便只身一人到北京“闯荡”。2019年,他又拉拢弟弟刘某乙一起做此生意。后来,经老乡介绍,刘某甲认识了“能搞定印刷”的赵某夫妇。在利益诱惑下,赵某夫妇明知刘某甲没有正规出版社的委印单,仍帮其大量印刷《大中华寻宝记》《淘气包马小跳》《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等盗版儿童书籍,并安排物流发给刘某甲。

  姜某甲与弟弟姜某乙、姐夫邹某在某电商平台经营着几家售卖盗版图书的店铺,主要通过非正规进货渠道低价购进盗版图书,再经自营的网店向外销售。

  姜某甲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刘某甲,向刘某甲进购了一批涉案图书售卖,一本标价20元左右的书,进货价格2.7元,售价5元,书本按照4本29.8元左右或一套29本150元的价格捆绑销售。2022年2月开始,每天的销售量在2000本左右,在平台有活动时,每天销售额可达2万元。姜某甲兄弟两人共注册了10家店铺进行售卖,后来陆续缩减到3家店铺,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各地。

  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甲等4人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权利人许可,共同复制发行、出版他人图书作品,情节特别严重,均已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姜某甲等3人以营利为目的,销售侵权复制品,情节严重,均已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综合刘某甲、姜某甲等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认罪认罚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等,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

  近年来,非法制售盗版少儿图书、名家名作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多发,严重损害权利人合法权益,破坏出版物市场版权秩序,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权利人和家长对此广泛关注。本案侵权行为针对《大中华寻宝记》《淘气包马小跳》《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等畅销图书,侵权图书种类、数量众多,侵权盗版规模较大,已然形成一条分工有序、制销一体的盗版儿童图书黑色产业链。

  法院的依法判决,不仅有力震慑了侵权盗版行为,给正版图书提供了法治保障,更彰显了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对维护良好的出版物市场版权秩序、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警示盗版违法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建华 金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88

“一起特大制售盗版少儿图书案” 的相关文章

山东聊城中院宣判全省首例碳排放权交易纠纷案

近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提级管辖的原告聊城某公司诉被告茌平某供热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纠纷案作出判决:原被告于2021年10月29日签订的《指标转让协议》中关于碳排放配额转让的内容无效,被告茌平某供热公司返还原告聊城某公司碳排放配额转让款,并赔偿损失共计330余万元。据悉,该案是全省首例碳排放权交...

以买琴返佣金为名吸收资金2.43亿 获刑十年

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告人林某借开设琴行机会,向数十名学员及家长、社会公众吸收资金达2.43亿元,最终法院判决林某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50万元,责令林某向各被害人退赔1841万余元。  林某于2014年注册成立博某琴行,以销售钢琴...

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解雇 公司应否支付赔偿金?

云南法制报记者 吴怡近日,省高院与省人社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12起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这些争议案件不仅涉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企业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本报选择其中3个刊登。案例一 培训学校未提交处罚扣款证据返还被处罚工资【案情】 朱某于2018年2月入职某培训学校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

青岛男童被武术教练殴打致死案一审宣判

  6月13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张某斌等三人故意伤害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斌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李某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张某豪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禁止被告人张某斌、李某丁、张某豪从事...

工作时发病返家后猝死,是否算工伤

检察日报记者 刘亭亭 通讯员 吴经军 刘莹五旬工人胸闷难受向单位请假,到家后病情加剧,抢救无效死亡,前后不过1小时。这究竟算不算工伤?这是一起可称为“极端”情形的工伤认定案件,相关部门适用法律不一致,历经法院3次审理,争议持续4年。最终,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坚持“三个善于”,依法成功抗诉,法院...

网购轮胎货不对板 法院:退一赔三

云南法制报讯(记者 魏晓露 通讯员 宋桓宇)如今,网络购物已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一些不法商家却利用消费者的信任,采取欺诈、虚假宣传等手段,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导致产生网购纠纷。近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网络买卖合同纠纷。2023年3月,纪某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