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移民管理局:上半年共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6914起
记者从今天(16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置于首位,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统筹推进严厉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持续深化“三非”外国人治理,坚决筑牢国门边境安全稳定屏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名为“分期付款”实为“分期贷款” 3类虚假诱导套路要注意
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法律纠纷。 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以下“套路”: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 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
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 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如何让退货变“入坑”?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任梦岩 俞翔)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商品遇到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找客服解决是常规操作,可如果所谓“有瑕疵”或“发错货”原本就是不法分子故意为之、引人入“局”,又会怎样?近日,多地警方曝光一类新型网购诈骗手段,诈骗团伙...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梁秋坪、郝萍)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精神,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连续组织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打民企内部腐败犯罪,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斩断一批非法利益链条,为受害企业挽回大量经济损失,切实保...
刷单炒信?警惕流量驱动下的数字陷阱
“我以为自己捡到大便宜,没想到全是‘托儿’好评。”最近,北京市民刘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一款“正品特价”运动鞋,结果收到货后才发现质量一般。翻看评价,满眼皆是“超赞”“物美价廉”等模板化好评,让消费者如同步入精心设计的数字陷阱,也折射出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评价体系中“刷单炒信”乱象屡禁不止。 识别...
- 标签列表
- 最近发表
-
- 母亲让女儿辞职照顾自己补偿490万元 女儿被判返还480万
- 入库参考案例解读:逆行被他人行李箱“绊倒”,谁之过?
- 刘某华诉张某乡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 ——守秩序无过错者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 被告人潘某受贿、串通投标案——制发司法建议,推动招投标领域综合治理
- 被告人王某串通投标、伪造印章案——伪造印章后用于串通投标,应依法数罪并罚
- 被告人袁某、赵某串通投标、行受贿案——依法惩治教育领域的串通投标行为
- 被告人李某琼受贿、串通投标案——依法惩治医疗领域“量身定做”串通投标行为
- 某建材公司与某建筑公司买卖合同纠纷调解案——“法院+商会”促推企业拖欠货款纠纷源头化解
- 自家地里“天降鱼塘”,捕鱼卖钱为何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