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遭诱为游戏充值,监护人可否追回?

ysctx1年前 (2024-02-22)案例分析258

未成年人擅自使用家人身份信息向网游账号连续充值25次共977.60元。近日,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案件,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告诫法定监护人应尽到监护责任。

  未成年人周某,今年12岁。在爷爷周某某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周某某的微信绑定的网站账号连续充值25次用于购买游戏币,累计充值977.60元,周某的父亲作为监护人多次向该网站公司申诉要求退还充值款,未果,原告遂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某使用其爷爷的手机于2023年12月9日至2023年12月27日期间向某网站公司充值20余次,虽然每次充值金额大小不一,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共计充值达977.60元,该消费行为明显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亦与其家庭消费习惯不相匹配,该行为未经周某某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故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某网站公司应当予以返还;但该案中,周某某的监护人将手机随意交给其使用,未对周某某使用网络的行为尽到教育、监管义务,还将支付密码随意告知其,未尽到妥善保管好自己手机支付密码的义务,致使孩子多次进行充值,存在监护的缺失。同时,监护人在周某某首次进行充值后一定时间内对其充值行为不予注意也并未采取相应措施,放任其充值二十余次后才制止,也存在一定过错。

  结合此案实际情况,酌情考量判决由某网站承担80%的责任,由周某某承担20%的责任,周某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承担其民事责任,逐判决某网站公司退还返还充值款782.08元。

  法官说法:

  该案是一起典型的未成年人网络充值案。未成年人在进行网络游戏时,短时间内随意充值多笔,与其年龄和智力水平不相适应,在未得到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其行为应当是无效的。但是周某某监护人未能履行监护责任,且未能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机、支付宝及银行卡密码,周某某的监护人应当对周某某购买快币的民事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法院在综合考虑邹某某监护人对孩子使用其手机是否用来学习监督不力,未能完全履行监护责任,且未能妥善保管自己的手机及银行卡密码等事实后,认定周某某的监护人存在过错,酌定某网站公司承担80%左右的责任并无不当。

  此案依法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导网络游戏公司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与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网络平台提供方、监护人进行法制教育和正面引导。

中国法院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93

“孩子遭诱为游戏充值,监护人可否追回?” 的相关文章

以帮“捞人”为由骗取钱财 犯诈骗罪获刑十一年

近日,广东省南雄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花钱捞人”的诈骗案,被告人杜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依法追缴没收被告人杜某的违法所得人民币118万元。  经查明,2019年12月底,被害人李某找到杜某请其帮忙将涉嫌刑事犯罪的丈夫宋某从看守所释放出来,杜某在明知自己没有能力办理...

300万理财仅剩5万,银行有责任吗?

不少人会选择购买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男子花300万元购买理财产品,但最后清盘时账户只剩下5万余元。近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法院最终判决某银行对原告损失承担65%的责任,原告自行承担35%。2017年4月27日,原告谢某经某银行工作人员...

泄露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解雇 公司应否支付赔偿金?

云南法制报记者 吴怡近日,省高院与省人社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12起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这些争议案件不仅涉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企业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本报选择其中3个刊登。案例一 培训学校未提交处罚扣款证据返还被处罚工资【案情】 朱某于2018年2月入职某培训学校工作,双方订立书面劳...

社保代缴公司参保不及时,女职工无法享受生育保险,损失谁承担?

  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负有法定缴纳义务。委托代缴的公司参保不及时,致女职工无法享受生育保险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责任?5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获悉这起案件。  青浦区人民法院介绍,2021年4月8日,丽丽(化名)入职安安销售公司(化名),双方签订了期限为2...

路过商场停车场发生事故,商场要赔偿吗?

【案情】一天,周女士骑电动车上班。因前一天下雪,路上有些湿滑。周女士途经某商场地面停车场时,不慎从电动车上摔了下来,造成右侧胫骨平台骨折等。事发后,周女士自行支付了治疗费。但周女士认为,摔伤在商场停车场,那商场应当承担责任。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周女士遂将商场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等合计1...

工作时发病返家后猝死,是否算工伤

检察日报记者 刘亭亭 通讯员 吴经军 刘莹五旬工人胸闷难受向单位请假,到家后病情加剧,抢救无效死亡,前后不过1小时。这究竟算不算工伤?这是一起可称为“极端”情形的工伤认定案件,相关部门适用法律不一致,历经法院3次审理,争议持续4年。最终,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坚持“三个善于”,依法成功抗诉,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