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分期付款”实为“分期贷款” 3类虚假诱导套路要注意
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可能使消费者陷入法律纠纷。 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以下“套路”: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 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
网购“售后理赔”藏陷阱 新型诈骗引流手段如何让退货变“入坑”?
央广网北京7月1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任梦岩 俞翔)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商品遇到质量问题或货不对板,找客服解决是常规操作,可如果所谓“有瑕疵”或“发错货”原本就是不法分子故意为之、引人入“局”,又会怎样?近日,多地警方曝光一类新型网购诈骗手段,诈骗团伙...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梁秋坪、郝萍)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精神,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连续组织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打民企内部腐败犯罪,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斩断一批非法利益链条,为受害企业挽回大量经济损失,切实保...
刷单炒信?警惕流量驱动下的数字陷阱
“我以为自己捡到大便宜,没想到全是‘托儿’好评。”最近,北京市民刘女士在某电商平台下单一款“正品特价”运动鞋,结果收到货后才发现质量一般。翻看评价,满眼皆是“超赞”“物美价廉”等模板化好评,让消费者如同步入精心设计的数字陷阱,也折射出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评价体系中“刷单炒信”乱象屡禁不止。 识别...
侯某与张某某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张某某系某网络店铺的经营者。在某次直播营销中,该店铺的主播人员将黄檀木类的黑酸枝木(系大叶紫檀)制作的手串宣称为正宗小叶紫檀材质制作,并承诺“保真”“假一赔十”。侯某观看该直播后购买手串1件,支付价款1千元。侯某收到手串后发现不是小叶紫檀材质,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张某某赔偿十倍价款1万元。...
- 标签列表
- 最近发表
-
- 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90.6万件次
- 转让虚拟财产卖家反悔 定金该怎么退?
- 最高法: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2109.2万件
- 劳务派遣人员因受贿获刑:违规为104人办理网约车运输证
- 安装摄像头应限于合理范围,不得侵害相邻方隐私权 ——陈某与龚某相邻权纠纷案
- 恶意串通签订虚假车辆买卖合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甲汽车销售公司与乙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虚假买卖合同纠纷案
- 新房装修甲醛严重超标,装修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刘某与某装修公司承揽合同纠纷案
- 多措并举,帮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走出困境 ——孙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 多维联动,共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罗某某司法救助案
- 主动加强与专门学校衔接,助力未成年人向阳而生 ——袁某严重不良行为矫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