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允许情况下被拍摄 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ysctx1年前 (2024-04-15)案例分析184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商家在未得到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拍摄消费者消费时的视频,并将视频上传到网上用于宣传。还有的商家则使用直播的方式,展示消费者的消费过程。那么这种行为是否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又该如何正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拍摄消费者理发视频公开发布

判赔1000元

日前,在江苏苏州的一家理发店内,理发师刘某在给消费者王女士理发时,拍摄了消费者王女士理发过程的视频,并将其上传至自己的社交账号。王女士发现后与刘某进行了沟通,刘某当时将视频下架,但没过两天却又把视频上传到了网上。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书记员 侍艺刘某先是删除视频,但之后又将王某脸部打码,并配文“北上广客人得罪不起”再次上传视频。

对此,王女士认为刘某的行为侵犯其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将刘某诉至法院。刘某认为王女士同意拍摄视频,也就是默认可以发布上网了。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书记员 侍艺王某虽然不反对拍摄视频,但并未明确同意刘某将视频上传至社交平台公开发布。刘某的行为构成对王某肖像权的侵害,我们依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等,判决刘某在社交平台上致歉10日,并赔偿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等损失。

记者调查:

消费者普遍抵触商家侵权行为

记者发现,商家将消费者的消费过程上传或直播到网上的情况,在健身房、餐厅等消费场所也经常发生。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此持抵触态度,表示不想自己的生活被打扰。

市民 陶鹏在健身过程中,不太希望被直播或者录进镜头,因为毕竟属于个人隐私。我有时候健身会比较热,会脱掉上衣进行锻炼,但是也不希望刷到自己。

市民 洪丹不希望被打扰到,也不希望传到某一些视频平台上。

市民 王墨尧拍到我我会比较介意,如果拍照我在吃饭那样子,我会比较介意。

市民 张先生:我觉得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不希望被打扰到的吧,商家做宣传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觉得如果他拍摄或者播的过程中可以询问一下,就是说愿不愿意入镜啥的,如果说在没有征得允许的情况下就放到直播,还是不太好的。

专家: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 勇于维护权益

一部分情况下,商家会告知消费者,提前征询消费者意见。但是还有很多时候,消费者自己并不知道被商家拍摄上传或直播到网上了。对此,消费者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商家和网络平台又该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江苏省消保委及法学专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首先在消费者方面,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表示,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遇到此类事情时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 赵鑫:在餐厅、健身以及美容美发等直播比较多的消费场景,留意是否有未经同意被录屏或者直播的情况。其次,要勇于向侵害个人肖像形象、个人信息安全的行为说不。一旦发现权益受损,要及时与商家协商删除相关直播或视频。协商不成还可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向法院起诉等方式,积极主张合法权益。

此外,因为这类事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消费者可能无法发现,而且消费者就算发现了,也多会选择现场沟通解决,真正较真或者投诉举报的很少。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监督部门去主动关注,替消费者发声。

专家表示,除了消费者和商家外,网络平台也应该出台相应措施,避免消费者权益受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154

“未经允许情况下被拍摄 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的相关文章

出租17张银行卡 获刑二年三个月

近日,临湘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依法对被告人黄某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并处罚金,责令退缴违法所得。经审理查明,2020年9月份至2021年4月期间,黄某单独或伙同他人在明知上线收购银行卡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仍将自己名下的4张银行卡以及收购的13张银行卡,出租给上线用...

一起特大制售盗版少儿图书案

 “书本不但纸张粗糙,印刷也不清晰,细闻起来还有一股刺鼻的味道。”网购图书给孩子阅读,却发现图书粗制滥造,周女士愤而向文化部门举报。原来,在这本盗版图书的背后,竟隐藏着一个庞大的“造假售假团伙”。日前,这起由中宣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六部门联合督办的特大侵犯少儿读物著作权案经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人民法院...

汉中汉台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涉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罪案

汉中汉台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涉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罪案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被告人刘某军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罪一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刘某军犯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0元;并向被告人刘某军追缴涉案资金3597173元。  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被...

卖房人为骗财“一房七卖” 犯合同诈骗罪获刑

  购房人购房前没有做产权调查,花百余万元购买的房屋却无法过户,最终发现出卖人竟“一房七卖”!近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一房多卖”案,判决被告人黄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和退赔违法所得。  2019年,李女士通过中介看中了黄某出售的房屋,房屋的位置和价格都让人满...

公司以业绩不达标降职降薪合法吗?

【案情介绍】2018年4月,李某入职某软件公司(下称软件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双方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李某工资标准为税前1.4万元/月,公司按岗位考核标准对李某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公司可根据李某的考核结果及工作年限、奖惩记录、岗位变化等调整李某的薪资标准,但不可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

出售玳瑁标本牟利 被告人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获刑

  邓某通过网上联系、快递邮寄的方式向吴先生出售3只玳瑁标本,获利1.8万元。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此案,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被告人邓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罚金2万元。  玳瑁又称“长寿龟”,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吴先生结婚时,好友为表祝福送其一只玳瑁标本。吴先生收到后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