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了还手属于正当防卫吗
在法律层面,正当防卫是指在面对即将发生或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权益而采取的合法行为。如果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损害,这样的正当防卫行为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因此,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以及个人的权益,采取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是被法律认可的。然而,要注意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判几年
对正当实施杀人或强奸、抢劫的犯罪行为时,被害人采取防卫的行为,从而导致犯罪分子重伤或死亡的,那么就不会存在防卫过当的行为,也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在确定正当防卫时就一定要看是否存在防卫过当的行为,如果没有,那么受害方为了保护自己而采取防卫的行为,那么是属于合理、合法的;即使超过了必要限度而造成他...
丈夫赠女主播巨款被判全额返还
北京日报讯(记者 徐慧瑶)丈夫婚内出轨短视频平台女主播,并转账近400万元给女主播及其母亲用于买房,其妻子李女士起诉二人要求其返还全额款项。记者近日从北京三中院获悉,经审理,法院最终判决女主播及其母亲全额返还收受的赠款。李女士与丈夫胡先生结婚十年,夫妻感情很好。一日,李女士发现胡先生名下银行账户有一...
发售不具艺术、收藏价值的数字藏品骗人投资
人民法院报讯(记者 李倩 通讯员 周芝芳)以虚构价值、承诺保价回购等方式公开发售不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数字藏品,通过雇佣水军、操控账户炒作市场热度,骗取用户资金。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数字藏品诈骗案,依法判决被告人陈某构成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2022年6月,陈某...
非全日制用工,如何避免走入误区?
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灵活用工的模式。既降低了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也能促进就业。但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对非全日制用工存在一些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有助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误区一全日制用工却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个别用人单位自作聪明,将本应与员工签订的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随意改为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在裁审实践...
- 标签列表
- 最近发表
-
- 最高法公布2025年上半年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
- 人社部: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 公安部:我国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
- 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90.6万件次
- 转让虚拟财产卖家反悔 定金该怎么退?
- 最高法: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2109.2万件
- 劳务派遣人员因受贿获刑:违规为104人办理网约车运输证
- 安装摄像头应限于合理范围,不得侵害相邻方隐私权 ——陈某与龚某相邻权纠纷案
- 恶意串通签订虚假车辆买卖合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甲汽车销售公司与乙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虚假买卖合同纠纷案
- 新房装修甲醛严重超标,装修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 ——刘某与某装修公司承揽合同纠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