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人销售“瘦肉精”猪副被判刑 其中2人获刑8年

ysctx12个月前 (08-20)案例分析14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湖北省麻城市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严厉惩治危害食品安全领域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8月19日,麻城市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案件,8人获刑,其中2名被告人被判8年以上有期徒刑。

image.png

  经过麻城市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22年以来,俞某清、郭某熊等8人通过仿制假冒“庆辉”“宏炜”的外包装箱,将非法渠道购进的走私猪副产品改换包装后,伪造动物检疫合格证和检测报告,以经营部名义对外销售,非法获取利益。

  该案涉案人数较多、案情重复杂,经过9个小时的开庭审理,公诉人和10名辩护人围绕被告人是否构成明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焦点问题,充分发表公诉意见和辩护意见。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俞某清、郭某熊、严某强等8人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其行为均已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人俞某清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被告人郭某熊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五万元;其他6名被告人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一年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禁止各被告人在限定的期限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

  法官寄语

  民生之所系就是司法责任之所在,食品安全无小事。涉食品安全犯罪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损害和威胁,立足刑事审判职能,依法合理运用刑罚手段惩治危害食品安全领域犯罪,是保护公民生命健康和维系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司法实践。

  本案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从严惩处危害食品安全领域犯罪,并结合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精神对各被告人宣告从业禁止,有力打击了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保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在此提醒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增强法律意识、严守法律底线、恪守职业道德,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开展食品生产、销售、运输活动,从事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延边刑事律师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ncda.com/?id=346

“8人销售“瘦肉精”猪副被判刑 其中2人获刑8年” 的相关文章

汉中汉台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涉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罪案

汉中汉台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涉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罪案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被告人刘某军挪用资金、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罪一案,并当庭宣判,被告人刘某军犯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0元;并向被告人刘某军追缴涉案资金3597173元。  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被...

未经允许情况下被拍摄 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未经允许情况下被拍摄 消费者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商家在未得到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擅自拍摄消费者消费时的视频,并将视频上传到网上用于宣传。还有的商家则使用直播的方式,展示消费者的消费过程。那么这种行为是否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又该如何正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拍摄消费者理发视频公开发布...

公司以业绩不达标降职降薪合法吗?

【案情介绍】2018年4月,李某入职某软件公司(下称软件公司)担任产品经理,双方签订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李某工资标准为税前1.4万元/月,公司按岗位考核标准对李某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公司可根据李某的考核结果及工作年限、奖惩记录、岗位变化等调整李某的薪资标准,但不可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

社保代缴公司参保不及时,女职工无法享受生育保险,损失谁承担?

  生育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负有法定缴纳义务。委托代缴的公司参保不及时,致女职工无法享受生育保险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责任?5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获悉这起案件。  青浦区人民法院介绍,2021年4月8日,丽丽(化名)入职安安销售公司(化名),双方签订了期限为2...

出售玳瑁标本牟利 被告人犯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获刑

  邓某通过网上联系、快递邮寄的方式向吴先生出售3只玳瑁标本,获利1.8万元。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此案,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被告人邓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罚金2万元。  玳瑁又称“长寿龟”,被称为地球上的“活化石”。吴先生结婚时,好友为表祝福送其一只玳瑁标本。吴先生收到后非常...

坠落瓦片砸坏车辆 未尽义务物业担责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瑞恒 通讯员 丛丽2023年8月的一天,陈先生将自己的小轿车停放在小区底商门前的马路边。当天为大风暴雨天气,小区楼顶的瓦片突然脱落,导致其停放的车辆被砸坏。陈先生发现后报警,经公安机关出警调查现场确认,车辆系被某小区楼顶坠落的瓦片砸坏。事后,陈先生对车辆进行维修,花费1580元...